阳城山,位于武穴市南部,襟江连湖,水乡泽国,山高为岸,谷深为陵,上至马口,下至盘塘绵亘四十余里,自古为逸人归隐圣地。在大法寺张秀九,有一处胜景,灵泉古洞,现为武穴市文物保护单位,洞奇幽古,钟乳百态,明清时,文人骚客,纷踏而至,吟诗作斌,文旅打卡,曾是明八景、清十景之一。现在武穴文旅对外推介时诗曰:桃花源占武陵春,武穴灵泉傲武陵,钟乳千奇呈百态,洞中疑有避秦人。
秦灭六国,成封建大统,距今二千余年,一句避秦人,千年辛酸泪。这“避秦人”源自何处?乾隆辛未志载:阳城山,县南六十余里,自马口诸山西来屏障,叠列雄峙,江上南有仙人洞,在山之腹,纡迴两湖间,高可百余仞,入洞渐深,大如庭堂,可容千人。吴亮思仙人洞诗云:闻说仙人洞,探奇惊夙心。玲珑天地阔,昏黑雨风声,谷口花将发,桃源路可寻。…过江与五朗矶相望,又北为玉屏山,为狮子山,为灵泉洞,洞幽古,乳泉春夏多注。…祟正未,乡人携鸡犬入避寇者,甚众。
山岸谷隐,崖高洞深,确是避乱好去处,难道秦乱时,也有秦人携鸡犬避乱?
明未淸初诗人刘醇骥游灵泉洞,诗曰:西南多奇峰,洞古益其尊。幽僻绝来迹,旷土犹独存。始望筋骨整,踰险裂云门。泉流刷坌气,咫尺忘群喧。阴风断六月,北陸霜己繁。鬼神鉴翠住,怪石郁子孙。殊少苔鲜剥,竖贞摇老魂。瞥骇花浪开,龙倪势各奔。祟积改驳犖,垂倒久不翻,青灯照地脉,悄然非黄昏。曲折俯头角,衣冠羞自敦,依稀丹龟在,寻之清目根。风塵横四海,兵戈白日蕃。苦与人间近,脱身远邱樊。当携鸡犬至,旋栽桃树源。
清初舒渐鸿游灵泉洞,诗曰:山寺读书倦,幽寻越林麓。峭壁怱中开,洞门云簇簇。…伊昔乱难初,云骑竟驰逐。村人住此中,陉岘皆廪蓄。畚钟塞溪流,熺烟烁高木。埽盪动浃旬,洞口未倾覆。百战守不迴,贼军屡摧衄。既喜全妻孥,兼幸留牛犊。鸟凫有余秋,哀猿无夜哭。往往风雨声,樵苏拾遗镞。俛仰怱叹與,逡巡怵心目。日月不私明,苍昊薄生育。安得万里山,空洞周地轴。仓卒避秦民,远近均蒙福,勿讶桃花源,漫羡王官谷。
明末清初广济三位诗人,都把阳城山的溶洞,都与桃花源联系起来,是借以表达心中的诗和远方,还是喻指陶渊明《桃花源记》桃花源。武穴广济是诗词之乡。明清时期,文风鼎盛,辉映全楚。广济文人,读诗、吟诗,蔚然成风。其中最爱陶渊明诗,并把陶渊明当神来敬重。清初著名诗人张仁熙作《壬戌会元歌》时,专作注解,“盛古会元经国业,宁宗两朝光奕叶。前有枫山后守溪,储众钱公相追随,是时鲁公亦继起。湛湛清标皓若水,焚香祭酒读五经。手写陶潜门自属,只今尚传已有集。易名门四品何荧荧,(鲁公铎字振之,为祭酒日焚香,读五经,手写陶渊明诗,又自著集名已。有官階四品,照例不合得谥,思论文恪。)竞陵山色汉江干。”张仁熙,梅川耦垸人,与梅川南村近在咫尺,醉酒是陶渊明出仕江州第一个官名,陶渊明幽居梅川,绝非虚言。
如果仅仅把山秀水美、民纯俗朴描写成桃花源,那全国全世界很多地方可以成为疑似桃花源,但如果把避秦人和桃花源结合一起描述,全世界仅武穴广济独有。“桃花源"被历史文学家解读乌托帮的原因,是因为“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”的避秦人,在每个人的可以想象空间里,是根本不存在,在长达二千里历史长河中也没有任何地方发现有避秦人。武穴秦汉间真有避秦人吗?
我们不妨重新温习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。仔细品读。探讨《桃花源记》究竟是陶渊明写的纪实作品,还是纯虚构的文学作品。晋太元中,武陵人捕鱼为业。缘溪行,忘路之远近。忽逢桃花林,夹岸数百步,中无杂树,芳草鲜美,落英缤纷,渔人甚异之。复前行,欲穷其林。林尽水源,便得一山,山有小口,仿佛若有光。便舍船,从口入。初极狭,才通人。复行数十步,豁然开朗。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。阡陌交通,鸡犬相闻。其中往来种作,男女衣着,悉如外人。黄发垂髫,并怡然自乐。见渔人,乃大惊,问所从来。具答之。便要还家,设酒杀鸡作食。村中闻有此人,咸来问讯。自云先世避秦时乱,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,不复出焉,遂与外人间隔。问今是何世,乃不知有汉,无论魏晋。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,皆叹惋。余人各复延至其家,皆出酒食。停数日,辞去。此中人语云:“不足为外人道也。”
既出,得其船,便扶向路,处处志之。及郡下,诣太守,说如此。太守即遣人随其往,寻向所志,遂迷,不复得路。南阳刘子骥,高尚士也,闻之,欣然规往。未果,寻病终,后遂无问津者。
从《桃花源记》的叙述格式和语句看,桃花源记应该归类于自叙文,文学家们之所以把它归类于虚幻的艺术文,是因为读不懂“武陵人”、"避秦人"和“处处记之,不复得路”,小编试着从这三个方面结合武穴的地理、历史进行解读,试图解开桃花源之谜。
首先说说“武陵人”,晋太元,是年号,起止为公元376 至 396年,晋太元中,应该是在386年左右,陶渊明出生于365年,太元中陶渊明应该是二十左右,他十二岁,父亲去世,家里还有母亲和妹妹,无论结婚与否,他是家中唯一劳动力,考虑到五次短暂出仕后,仍然“草庐寄穷巷”,这说明陶渊明家穷困潦倒,不得不亲自外出劳作,这个“武陵人”应该指的是陶渊明自己或仆从,不是什么县、什么乡等地名所属的人。陶渊明曾祖父,是280年从江西鄱阳地域,举家迁到古寻阳,包括后来迁往长沙,三地都是水乡泽国,陶侃还在寻阳担任过鱼梁吏,说明他们家是世代渔民,408年,陶渊明家遇火后,在船上安家。
二年,说明他们家是以捕鱼船为家,陶渊明祖父是从长沙回迁到江西柴桑的,洞庭湖区一带渔民,有武陵蛮之称,所以陶渊明或仆从,用旧武陵人自称。从陶渊明29岁第一次出仕江卅醉酒,这说明陶渊明出仕前一直生活在九江,陶渊明随船外出捕鱼一般不会超出二百里,,这就说明,桃花源应处于离九江二百里内的江河湖边,不可能是渔船不能达的地方。武穴阳城山四面环水,是最好的渔场,距离柴桑不到百里,是符合桃花源地理地貌特征。
再来说说避秦人。《资治通鉴》载:黥qíng布者,六人也,(六,春秋之六国也,秦为县,属九江郡,汉属六安国,括地志:六都城,在寿州安丰县南百三十里,宋白曰“今蕲州东广济县,即秦六之六县,英布都六,古城犹存),姓英氏,坐法黥,以刑徒论输骊山。骊山之徒数十万人,(英)布皆与其徒长豪杰交通,乃率其曹耦ǒu亡之江中为群盗。
英布亡之江中为群盗的地点就是在武穴现地域, 再到后来的英布封王后先叛楚,后叛汉,武穴地区长时期处在是兵戈征战状态,刘醇骥的"风塵横四海,兵戈白日蕃,"舒渐鸿的“昔乱难初,云骑竟驰逐"。可能指的这段历史。这避秦人可能是英布曹耦亡之江中为盗中部分人,无论当时秦,还是后来的汉,都是他们要躲避的人。他们是在阳城山灵泉洞躲过一劫的朝庭的骊山囚徒。
最后说说“处处记之,不复得路”,据《寻阳记》云:“九江在寻阳郡北,五里名曰乌江,远则百余里,为大禹所疏,在桑落洲上下三百里合流"。寻阳记中的九江就在古寻阳境内,这九江错综复杂,水网密布,不是本地渔民,很难辩识准确,即便处处记之,稍有差错,就会迷于错综复杂的水网。还有一种可能,避秦人虽嘱咐武陵人不足为外人道,但不会完全信任武陵人,而是像避秦人一样,待武陵人离开之后,再次“畚钟塞溪流,熺烟烁高木。",倾覆洞口",没有了溪流,夹岸桃花,山洞,自然无法找到桃花源。
陶渊明创作《桃花源记》时间在422年,正是在南岳幽居时期,陶渊明到达桃花源时间是386年左右,这中间相距36年,为什么要隔这长时创作《桃花源记》呢?
陶渊明虽然没有找到曾到过的桃花源具体地点,但凭他的智商和阅历,一定能确定桃花源大致方位。他移居古寻阳东陵乡,某种程度有着桃花源情节,一定试图找寻桃花源。但到了422年,他年岁已高,身体健康出了问题,感觉今生无望了,遂创作《桃花源记》和桃花源诗,了却心中遗憾。
非常遗憾的是,现在的阳城山,成了工业园区的矿区,到处机器轰鸣,行人如织,到处满目疮痍,尘飞扬,全然了无“土地平旷,屋舍俨然,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”,桃花源,我们心中诗和远方,真的会成虚幻的乌托帮。